在线成语词典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正冠李下的意思

位置:成语大全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正冠李下的意思及详解
6e3a779274be0826492da396c7960c0f

正冠李下的意思_正冠李下造句、读音

发布时间:2025-01-27 21:31:38

成语大全提供成语正冠李下的意思及对应读音、正冠李下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正冠李下造句等详细信息。

正冠的意思是什么,花攒绮簇,风烛草露,上字开头的成语大全,踵足相接,附声吠影,遁迹黄冠,质伛影曲,新沐弹冠

成语名称:正冠李下

成语读音:zhèng guàn lǐ xià

成语解释: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成语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造句: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梁书·王僧孺传》

近 义 词:正冠纳履整冠纳履

反 义 词:吊儿郎当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带下字的成语带冠字的成语带李字的成语带正字的成语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国,成语名字:正冠李下成语发音:èàǐà成语解释:《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成语解释】:《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解释:冠:帽子。在李树下端正帽子。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典故出处:《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解释:《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正冠李下的解释:《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正冠李下[èàǐà]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èàǐà]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查看更多︽收起更多,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示例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梁书·王僧孺传》b

成语接龙:下开头的成语下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冠的成语第三个字是李的成语正开头的成语正结尾的成语

正冠李下成语接龙

  • 下临无际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下榻留宾  下榻:住宿。泛指留下宾客住宿。
  • 下落不明  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 下乔入幽  冬季鸟躲在深山穷谷,到春天出来飞鸣于乔木,用来比喻人舍弃黑暗而接近光明,或者从劣境而进入良好的处境。相反则叫“下乔入幽”。
  • 下笔成篇  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 下不为例  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 >> 查看全部正冠李下成语接龙的信息

正冠李下的意思是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