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成语词典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迷而不反的意思

位置:成语大全 > 晋朝成语 > 成语迷而不反的意思及详解
636925a391acca803e0a161cb5b66f5c

迷而不反的意思_迷而不反造句、读音

发布时间:2025-04-30 02:56:33

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迷而不反的意思及对应读音、迷而不反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迷而不反造句等详细信息。

迷而不复,谁字成语,迷而不信什么意思,冉冉不绝,反迷信,什么是反火车迷群体,米字成语,知途迷反,绝字四字成语大全

成语名称:迷而不反

成语读音:mí ér bù fǎn

成语解释: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成语造句:主客倒置,迷而不反,惑而不解。★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

近 义 词:迷而不返

反 义 词:迷途知返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知错不改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晋朝成语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带反字的成语带而字的成语带迷字的成语

迷而不反拼音:íéùǎ简拼:近义词:迷而不返反义词:迷途知返用法:解释: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典故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近义词]迷而不返[反义词]迷途,迷而不反成语解释迷而不反【解释】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迷而不反拼音:íéùǎ简拼:近义词:迷而不返反义词:迷途知返用法:解释: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解释】: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举例造句】:主客倒置,迷, 迷而不反的读音:íéùǎ迷而不反的意思解释: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迷而不反的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若偷安旦,沪江成语大全精选迷而不反的意思及对应发音、迷而不反是什么意思、造句、近义词、反义词信息,由于 添加。中文发音:íéùǎ。成语解释:,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知错不改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迷而不反查看更多迷而不返的近义词;;反义词:迷途知返查看更多迷而不返的反义,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示例主客倒置,迷而不反,惑而不解。★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b

成语接龙: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反开头的成语反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而的成语迷开头的成语迷结尾的成语

迷而不反成语接龙

  • 反朴还淳  复归于朴实、淳正。
  • 反正拨乱  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
  • 反咬一口  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
  • 反攻倒算  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
  • 反目成仇  反目:翻脸了。翻脸而变成仇敌。一般指夫妻不和,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 反唇相稽  反唇:回嘴、顶嘴;稽: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责问对方。
  • >> 查看全部迷而不反成语接龙的信息

迷而不反的意思是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