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成语词典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藏诸名山的意思

位置:成语大全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藏诸名山的意思及详解
a4c2819b3b6d2412edae00e01125d3ec

藏诸名山的意思_藏诸名山造句、读音

发布时间:2025-01-14 12:42:38

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藏诸名山的意思及对应读音、藏诸名山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藏诸名山造句等详细信息。

藏垢纳污,束脩,小觑,困踬,藏之名山是哪个山,匿影藏形,龟鉴,先意承旨,若合符节

成语名称:藏诸名山

成语读音:cáng zhū míng shān

成语解释: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成语造句:一个人做一部书,藏诸名山,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

近 义 词:藏之名山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反 义 词:言不及义言之无物蜻蜓点水轻描淡写不痛不痒浮光掠影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作品等

成语繁体:藏諸名山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动宾式成语带名字的成语带山字的成语带藏字的成语带诸字的成语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基本解释: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词语分开解释:藏诸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藏诸名山基本解释: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词语分开解释:名山:.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借指着书立说。相关词语藏,解释: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藏诸名山的解释: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僕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僕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僕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僕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孽海花》第三,释义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示例一个人做一,近义词藏之名山、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反义词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解释见“藏之名山”。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例子】一个人做一部书,藏诸名山,是封b

成语接龙:第三个字是名的成语山开头的成语山结尾的成语藏开头的成语藏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诸的成语

藏诸名山成语接龙

  • 山鸣谷应  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 山吃海喝  放肆地大吃大喝
  • 山穷水断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同“山穷水尽”。
  • 山节藻棁  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 山遥水远  指道路遥远。
  • 山中宰相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 >> 查看全部藏诸名山成语接龙的信息

藏诸名山的意思是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